市場亂流燒到你的 ETF?股息「底氣」大盤點!艾大教你抱緊、換檔、還是等等?

市場亂流燒到你的 ETF?股息「底氣」大盤點!艾大教你抱緊、換檔、還是等等?
文章目錄

市場亂流燒到你的 ETF?股息「底氣」大盤點!艾大教你抱緊、換檔、還是等等?


哈囉!各位親愛的投資朋友們,我是你們在股海裡的老戰友,艾大!最近的市場是不是讓大家的心臟有點無力啊?前陣子,股市的反彈力道跟裝了彈簧一樣,咻~一下就把四月份的跌幅幾乎全收復了,讓好多人都開始猶豫著是不是該先拔檔「落跑」一趟,把手上的股票賣一賣再說。結果咧?就在大家還在左思右想的時候,「利空」它就這樣靜悄悄地給你冒出來了!


全球亂流四起:從關稅戰到中東戰火,市場嚇到閃尿!

這個禮拜,新聞台打開幾乎都被一個消息給佔滿,那就是以色列跟伊朗,竟然真的給你「面對面」開打啦!說到打仗,以色列的特色就是「狠起來不囉嗦,往死裡打」;而伊朗嘛,據說他們的強項是在「AI 繪圖」,畫出來的場面常常很「引人遐想」(笑)。

這場仗到底會打多久?沒人是先知。但今天艾大要跟大家分享的,不是戰況分析,而是這場戰爭對「資本市場」帶來最大的風險到底是什麼!別以為中東打仗離台灣很遠,在現在這個地球村時代,牽一髮而全身動,市場的反應可不是開玩笑的!下半段,艾大還要跟大家聊聊,這種時候,「軍工類股」會不會是個不錯的避險選擇?又有哪些「台灣隊」的軍工概念股可以稍微給它瞄一下!


戰火下的資產反應:黃金、原油、美債、美元,誰在默默反映?

先來看看最近這段時間,對「戰爭敏感度」比較高的幾個資產,它們的價格走勢是怎麼個演法:

資產類別近期走勢艾大白話解說
黃金高檔盤整金爺爺之前已經漲一大段了,戰事出來後多半在高檔震盪,避險的力道似乎已經反應得差不多了。
原油 (WTI)大幅上漲 (>10%)這才是重點!戰爭地點就在產油區附近,大家擔心供應會出問題,油價直接像火箭一樣往上衝!這也是目前市場最擔心的點之一。
美債殖利率走升油價一漲,通膨的幽靈就來了!市場開始覺得聯準會可能不會照原定計畫降息,甚至有可能要升息,所以債券殖利率(跟價格反向)就跟著往上跑了。
美元指數 (DXY)小幅走升 (1.2%)地緣政治風險高的時候,大家會覺得美元比較安全,所以資金會稍微流向美元,讓美元變強一點點,但這次升幅沒想像中大。

看到了沒?這波最戲劇化的就是油價!短短一週就飆了超過一成!油價一漲,市場上大家的神經就繃緊了:通膨這個磨人的小妖精,會不會又跑出來作怪啊?!


戰爭的「真魔王」不是飛彈,是「通膨」!

為什麼大家都這麼怕油價漲?因為中東有個地方叫做「荷姆茲海峽」,它像是全球能源運輸的「脖子」,每天全球海運石油量的三成、天然氣的兩成都從這裡過!如果伊朗腦袋一熱,把這個海峽給「封鎖」了,那石油、天然氣的供應會瞬間爆炸性地出現缺口!這也是最近油價暴衝的根本原因。

更可怕的是,一旦荷姆茲海峽被封鎖(哪怕只是短期),根據一些專業機構的模型,油價是有可能衝破每桶 100 美元大關的!(現在才 77 美元左右耶!)

油價衝上 100 美元會怎樣?各位錢粉,最直接的影響就是「通膨」可能又要捲土重來了!

影響因素對通膨的影響對未來利率預期的影響
油價飆升能源、運輸、生產成本全跟著漲,讓本來就難壓的通膨壓力更大。市場會認為 Fed 降息機率降低,甚至開始擔憂是否會升息。
美國關稅戰美國最近又在加徵進口關稅(四月說要延後、七月又要拿出來炒),進口商品變貴,也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火上加油!更加確認通膨不容易下來,Fed 保持高利率的可能性更高。
兩者疊加通膨回歸恐懼大大升高!市場對 Fed 今年降息的預期可能大幅修正,甚至變成「不降反升」的恐懼。

本來市場都嘛在期待 Fed 今年要降息個兩、三次來救市,結果現在油價這條程咬金蹦出來,加上美國的關稅「助攻」,通膨壓力瞬間山大!如果大家覺得通膨壓不住了,Fed 哪有可能降息?搞不好還會「升息」咧!


利率預期扭轉:股市的「估值殺手」來了!

股市的「估值」跟利率是反向關係。簡單說,當未來利率可能不降反升時,現在看公司未來賺的錢,價值就變低了,大家願意給股票的「身價」(本益比、股價淨值比)就會降低。這就是所謂的「風險資產重新定價」,對股市來說,這絕對是個「利空中的利空」!

這,才是艾大認為這場以色列-伊朗戰爭,目前對「資本市場」帶來最大、最直接的風險!它不是飛彈打到誰,而是它可能引發的「通膨回歸」,進而改變大家對「未來利率會往下降」這個甜蜜預期!


其他風險?別自己嚇自己!

當然,也有人會開始腦補,戰事會不會擴大到美國被捲入,甚至最極端的「核戰」!這種事一旦發生,那鐵定是所有風險資產一起陪葬,衝擊當然是難以想像!

但客觀來說,演變成核戰的機率目前來看是低到可以先不用理會啦,大家別自己嚇自己。至於戰事外溢到美國?你看連川普這個不太按牌理出牌的人都說得模模糊糊,美國也不太想直接跳下去淌渾水。

那伊朗會不會真的封鎖荷姆茲海峽?這個機率其實也不高。你想想看,這個海峽出去的油主要賣給誰?中國、印度、日本、韓國!尤其是中國買最多。伊朗要是封鎖了,最痛的是他自己的「好麻吉」,而不是美國歐洲。伊朗沒道理做這種「殺敵八百,自損一千五」的蠢事。

所以,比起那些小機率的極端事件,投資人更應該把焦點放在眼前的「通膨」和「利率預期可能扭轉」這個更大的風險上!


為什麼中東打仗,台股也跟著「皮皮挫」?

你可能還是會問:「中東離台灣十萬八千里,為什麼我們台股也跟著跌?」

嘿嘿,這就是市場的「聯想力」跟「找藉口」功力!當大家覺得最近股市已經漲一大段、有點怕怕、想找理由「落跑」的時候,任何一個夠份量的「利空」,都會被市場拿來當成「逢高出脫」的好理由!

所以,雖然以色列伊朗的戰爭沒有直接影響台灣的產業鏈,但市場可以藉著這個新聞,去反映他們本來就擔心的事:

把這些潛在的擔憂疊加上去,中東戰爭的利空就成了最好的「催化劑」,讓市場開始出現調整賣壓。這也是為什麼最近很多之前漲很多的科技股,開始出現「拉回」或「休息」的狀況了。


風險升溫,資金何處去?「軍工」會是避險牌嗎?

既然市場開始對「漲多」和「潛在風險」感到不安,資金有可能從之前的主流(例如科技股)撤出,那下一個資金可能「輪動」或「避險」的地方會是哪裡呢?

以目前的時間點和市場氛圍來看,艾大認為「相對低基期」又有題材加持的「軍工類股」,會是一個值得大家稍微瞄一眼的選項!

你可能會說,中東打仗跟台灣軍工有啥關係?前面說了,市場是個「聯想力」很豐富的地方!而且這幾年全球地緣政治風險升高,各國「國防預算」可是大爆發!

國家/地區國防預算計畫
德國計劃提高到 GDP 的 5%
法國計劃預算規模要 翻倍
波蘭已達 GDP 的 4.12%,非常高!
英國也計劃要提升國防支出。
全球國防產業有「去中化」趨勢,台灣供應鏈有機會吃到轉單或新單。

這些大趨勢,加上台灣本土推動的國防自主(國造潛艦、無人機等),都讓台灣的軍工產業有了新的想像空間。當之前的主流休息時,資金很可能就會流向這些「基期相對低」、又搭上全球「增強國防」題材的軍工概念股。這也是為什麼你最近可能看到一些軍工股的股價,開始有點蠢蠢欲動了。


台灣軍工股怎麼分?艾大帶你看懂「強固型電腦」!

台灣的上市櫃公司裡,跟軍工有關的其實還不少,大概可以分成這幾類:

分類艾大分類舉例(非所有)關注重點
航太漢翔、豐達科等飛機零件、維修、民用轉軍用,國際合作機會。
國造潛艦(多數供應商非上市櫃)政府國造計畫進度是關鍵。
無人機雷虎、經緯航太(未上市)軍用及商用潛力,技術自主能力,能否接到大單。
飛彈/雷達(多數供應商非上市櫃)與中科院合作、國防自主進度。
裝甲/防彈(特殊材料廠)特殊材料技術,國際訂單狀況。
強固型電腦神基、茂訊在極端環境(軍用、工業用)下穩定運行的電腦,需求穩定,安全性要求高。

今天艾大想跟大家特別聊一個可能比較少被單獨點名、但其實蠻重要的軍工概念:軍用強固型電腦


軍工新亮點?神基 (3005) vs. 茂訊 (3213) 大 PK!

什麼是強固型電腦?想像一下,就是電腦界的「金剛狼」或「美國隊長」!它比一般筆電厚重,超耐摔、耐高低溫、耐濕、耐塵、耐震動,專門設計給在惡劣環境下使用,像軍隊、警消、工廠現場、野外探勘等等。軍事國防更是它的重要應用領域!

在台灣,神基 (3005) 和茂訊 (3213) 是強固型電腦的代表性公司。要怎麼快速了解它們呢?這時候,艾大就要祭出我的秘密武器了!—— 優分析產業資料庫!用它來快速掃描一下:

神基 (3005):強固型電腦龍頭,業務多元穩健!

用優分析看神基:

艾大點評神基: 它是強固型電腦界的大咖,業務穩,客戶都是歐美,直接受惠全球國防預算增加。雖然有關稅和匯率風險,但基本面相對穩固,算是軍工概念中的「穩健成長」代表。

茂訊 (3213):小而美,搭上無人機新題材!

同樣用優分析掃描茂訊:

艾大點評茂訊: 茂訊規模雖小,但更專注強固型電腦,而且成功切入超夯的「無人機」領域,這塊未來潛力十足!雖然消費性筆電是個包袱,但核心業務和新題材讓它充滿想像空間,是軍工概念中的「小而美、具爆發潛力」代表。


神基 vs. 茂訊:比估值,誰比較甜?

研究完基本面,再來看看「身價」。用優分析的「同業比較」功能,快速瞄一下股價淨值比 (P/B):

公司股價淨值比 (約)艾大碎碎念
神基3.6 倍市值約 800 億,是大型股。營收表現不錯,有配息,有機會被高股息 ETF 青睞。市場給的評價比較高,反映其龍頭地位和相對穩定性。
茂訊1.4 倍市值不到 100 億,是小型股,流動性較低,投信比較少買。估值明顯比神基「甜」很多。除了便宜,還有無人機這個新題材,但相對波動可能較大。

從估值上看,茂訊比神基便宜不少。這是因為神基是龍頭,規模大,能見度高,市場願意給高一點的價錢。茂訊雖然有新題材,但畢竟規模小,市場關注度沒那麼高。這不是說便宜就一定好,貴就一定差,而是透過比較,你可以知道市場給它們的身價差異在哪裡,以及背後可能的原因,幫助你判斷哪個比較符合你的投資邏輯。


ETF 怎麼抱?配息型 vs. 市值型,你的投資初衷是什麼?

除了個別股票,相信很多錢粉手上都有 ETF。最近市場震盪,ETF 要怎麼抱?先從「投資哲學」來釐清:

艾大碎碎念: 就像台積電,它絕對是台灣的好公司,但如果你買在 600 多、700 多塊,跌到 300 多塊的時候,你心裡會不會發毛?會不會擔心到睡不著覺?如果你是那種買在高點也沒關係,因為相信它未來會漲回來,而且離你的退休時間還很久,那長期持有當然沒問題。但如果你是像艾大一樣「小鼻子小眼睛」,看到資產縮水會心疼,那「操作」市值型會比較適合。

艾大的市值型操作小撇步:看「週 K 的 KD」!

那市值型怎麼「操作」呢?艾大分享一個個人的參考方法:看週 K 線圖的 KD 指標

再次強調: 這是艾大的個人操作習慣,不一定適合所有人。投資有風險,請務必評估自己的狀況!


熱門高股息 ETF 大盤點:誰的配息「底氣」最足?誰又在「將就」?

再來看看大家最愛的高股息 ETF!最近很多人手上的 00940、00929 都跌破發行價,讓投資人很糾結:「到底要不要砍掉?領領息加減賺,等以後漲起來再賣,這樣 OK 嗎?」

艾大真心話:對我來講,這比較不 OK!

為什麼?因為我們投資是希望「講究」,不是「將就」!你買高股息 ETF 的目的是追求「穩定的好配息」,結果現在只能靠「贏定存就好」來安慰自己?這已經跟你原本的初衷差很遠了!

我們來看看幾檔熱門高股息 ETF 的「底氣」夠不夠?也就是它們帳上累積的「可分配收益」(主要是成分股配的現金股利)和「資本平準金」(賣股票賺到的價差)有多少,能拿來分給股東:

ETF 代碼年化殖利率 (約)受益人數變化 (%)艾大白話解析「底氣」夠不夠?
008789.9%增加 7%人氣王,帳上可分配收益多,加上有資本平準金可以支應。即便股價有波動,靠著收到的股利和之前累積的平準金,要維持目前的配息水準「底氣很夠」!
005612%增加 13% (0050)元老級,帳上可分配收益和資本平準金都非常多!「底氣」超級足!要維持目前甚至更高的配息水準,完全沒問題。艾大覺得它甚至可以考慮配得保守一點,把底氣留著讓配息更穩定。
0091912%增加 19%績效亮眼,帳上資本利得(價差)賺很多,但「成分股配的息」這部分目前的累積還不夠支應現有的高配息(每季 0.72 元)。它很仰賴第三季成分股發放的大量股息「入帳」。第三季配息沒問題,但之後能不能維持?要再觀察,建議配息金額可以考慮稍微調降會更穩健。
009296.6%減少 8%月配人氣王,但帳上「成分股配的息」累積較少(約 0.27元/股),只夠支應約 3-4 個月的配息。它也很仰賴第三季成分股入帳。雖然今年很多成分股配息不錯,但考慮到規模縮小(持股張數變少),領到的總股息變少,即便撐到一年,年化殖利率以面額算只有 3.6%!「底氣」最不足,配息難度最高。
009405% (面額計)減少 15%悲情哥,發行價 10 元,但現在股價低於 10 元,沒有「資本利得」的底氣。帳上累積的「成分股配的息」也不多(約 0.06元/股),只能再配兩個月左右。雖然第三季有成分股入帳,但規模持續減少,領到的總股息變少,即便撐到一年,年化殖利率以面額算只有 3.6%!「底氣」最不足,配息難度最高。
0071310%減少 2%相對穩健,配息政策也比較務實。帳上累積的「底氣」也是足夠支應目前的配息水準。

艾大結論: 看完這個底氣大盤點,你應該很清楚了!0056 和 00878 的配息「底氣」最強,相對穩健;00919 靠第三季救駕,之後要觀察;00929 和 00940 的「底氣」比較弱,要維持目前的配息水準壓力很大,未來調降配息是很有可能發生的事(而且合理!)


債市怎麼辦?美債還有戲嗎?

除了股市,債市最近也跟著「皮皮挫」!美債 ETF(例如 00679B, 00937B)的受益人數減少,今年以來的報酬率也大概是 -10% 左右。

「那是不是該把債券賣一賣啊?」有人這樣問。

艾大:我個人沒賣!

為什麼?從幾個面向來看:

艾大結論: 目前債市是雜訊比較多、波動比較大,但還沒到必須全面「棄守」的危險程度。我的看法是,可以繼續抱著,但要持續觀察油價走勢和 Fed 對通膨的最新說法。


第二季 ETF 績效排行榜:誰是亂流中的贏家?

即使在全球亂流中,上半年還是有些 ETF 繳出了雙位數的驚人報酬!特別是第二季,前兩名甚至快要 20% 了!我們來看看這份「超跑」榜單(根據文字稿提到的排序和數字):

ETF 代碼第二季報酬率 (約)艾大看點
國泰日經225+U~20%厲害!但有特殊原因:它以美元計價(跟日圓貶值有關?),而且這檔在台股市場「流動性非常低」(可能一天才幾張成交量),不適合一般大眾。看看就好,別追高!
元大航太防衛科技~20%這就跟地緣政治風險有關了!戰爭話題一出來,軍工概念就起來了。搭上這個題材,表現亮眼。
國泰數位支付服務~14%市場聯想到比特幣或虛擬貨幣?這類型的題材股很容易因為消息面或想像空間而飆漲,但基本面可能還需要更多證據支持。艾大習慣是如果基本面還看不清楚,只靠消息面,會先觀望。
中信小資高價30~10%以上涵蓋台股一些高價股,受益於特定產業或個股的漲勢。
富邦科技~10%以上科技股當然還是重點,雖然有匯損擔憂,但 AI 等題材還是很強勁。
國泰費城半導體~10%以上全球半導體領頭羊的組合,AI 趨勢的最大受惠者之一,表現強勁很合理。
統一FANG+~10%以上美股科技巨頭組合,AI 和科技趨勢的最大指標之一。
元大電子~10%以上台股電子產業,跟整體電子產業景氣和 AI 供應鏈高度相關。
元大全球AI~10%以上直接點名 AI 概念,今年最火熱的題材。
元大台灣50~10%以上台股大盤代表,能上榜代表權值股表現不錯,撐起指數。最近分割後受益人數大增,人氣很旺。

艾大看點: 從這份榜單可以看出,除了個別的「特殊狀況」或「題材股」之外,今年上半年表現好的 ETF,還是緊緊抓住「AI」和「科技」這兩條主線!即使市場有波動,有基本面和強勁趨勢支撐的族群,還是能繳出不錯的成績單。而像軍工、數位支付這些,比較像是搭上特定話題或事件的「題材」輪動。


總結:市場多變,策略要「講究」!

這段時間的市場,真的很考驗投資人的心臟!從四月股災後的強勁反彈,到現在因為中東戰事引發的通膨、利率擔憂,還有台灣特有的匯損壓力,種種因素交織在一起,讓股市又進入一個震盪不安的局面。

在這樣的環境下,重新檢視自己的投資組合和投資策略非常重要!

希望今天的分享對大家有幫助!在多變的市場裡,做好功課,保持清醒,才能穩健前行!我們下次見!


FAQ:錢粉們最想知道的 Q&A

Q1:看到一些高股息 ETF 跌破發行價(例如 00940),我該停損嗎?

A1: 這取決於你的投資目標和你對這檔 ETF 未來的信心。如果你當初買它是為了賺穩定的高配息,但現在它的「底氣」不足,未來可能大幅降低配息,就已經違背了你的初衷,變成「將就」而不是「講究」了。跌破發行價只是股價的表現,更重要的是這檔 ETF 未來能否達到你的配息目標。如果你認為它未來配息難以回到你滿意的水平,或許應該考慮換到更有底氣的 ETF,或是重新評估你的投資組合。停損是一個選項,但更重要的是換到對的標的或調整策略。

Q2:新台幣升值對我的台股 ETF 投資有影響嗎?

A2: 直接影響比較小,因為你買賣的是台幣計價的 ETF 單位數。但間接影響很大!新台幣升值會讓台灣許多出口導向公司的美元營收和資產換算成台幣時縮水,產生「匯兌損失」。如果這些公司是你的 ETF 成分股,它們的獲利可能不如預期,進而影響到 ETF 的淨值表現和未來配息能力。所以,新台幣升值是這個時期投資台股需要考量的一個「間接風險」。

Q3:債券 ETF 今年以來報酬率是負的,是不是代表美債已經沒救了?我該賣掉嗎?

A3: 短期報酬率為負主要是受到市場對利率預期變化的影響,並非美債本身要垮了。目前市場對 Fed 降息時點和次數仍有疑慮,加上通膨雜訊,使得債券價格承壓(殖利率上升)。然而,美國公債仍是全球最主要的避險資產,殖利率相較其他國家仍有吸引力,且全球大型機構和甚至巴菲特都還在持有。艾大認為現在債市波動較大,但還不到必須全面放棄的時候,可以持續關注通膨和 Fed 的動態。是否賣掉取決於你的資金需求和對未來利率走勢的判斷。

Q4:市值型 ETF(如 0050, 006208)跟高股息 ETF,哪一個適合長期持有?

A4: 這取決於你的投資目標。如果你的目標是賺取股票市場的整體成長報酬,並且能承受過程中的波動,不急著用錢,那麼長期持有市值型 ETF 是一個常見且合理的策略(它們會反映大盤的長期趨勢向上)。但如果你的目標是穩定的現金流(被動收入),希望定期收到配息來支應生活開銷或其他用途,那麼高股息 ETF 會更符合你的需求。不過,選擇高股息 ETF 時,務必像本文分析的那樣,檢視它的「配息底氣」和穩定性,而非只看一時的數字或股價高低。艾大個人傾向於對市值型做波段操作來賺價差,而長期持有是針對成本夠低、配息穩定的高股息 ETF。但這僅是個人策略,請根據自己的狀況決定。


瘋狂設計師 Chris
瘋狂交易者 Ninja
免責聲明: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請獨立思考並審慎評估!我是站長 Ninja,一位在金融市場擁有數十年經驗的資深投資者。多年的交易經歷讓我對台股、台指期、ETF、基金和美股有了深刻的理解與獨到的見解。股市雷達站的成立,是希望能夠分享這些寶貴的經驗與心得,幫助更多投資者了解市場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