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總統這趟中東旋風之旅,簽下金額驚人的巨額訂單,震驚全球科技圈!不只讓美國企業賺得盆滿缽滿,更像是一記強心針,直接點燃了全球AI晶片這把烈火,讓全球資本支出飆漲,台股也跟著熱鬧非凡!究竟是哪些公司能在這波滔天巨浪中乘風破浪,成為最後的贏家呢?別急,老司機我这就带你深入探秘!
川普中東行:天文數字大單,點燃AI產業烽火
川普這次中東之行,簡直是化身「聖誕老公公」大放送!沙烏地阿拉伯6000億美元的驚人訂單(目標甚至高達1兆美元)率先引爆市場,讓全球為之側目。其中,輝達更是最大的贏家,預計將出貨數十萬顆晶片,第一批就達1.8萬顆最新的GB300!緊接著,卡達2435億美元的投資協議也迅速簽訂,波音一口氣拿下210架飛機訂單!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更追加14億美元的軍售訂單!這一連串天降甘霖般的利多消息,不只讓許多美國廠商賺得滿盆金,也讓他們的供應鏈跟著「吃香喝辣」,享受這場盛宴!這波浪潮席捲全球,台灣的科技業也身處其中,究竟誰能把握機會,成為這場國際競爭的贏家呢?
AI概念股狂飆:COMPUTEX將至,誰將成為市場焦點?
這波台股反彈直衝4506點,背後最關鍵的推手,正是這令人咋舌的資本支出!許多分析師原本預期,因為美中貿易戰、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以及匯率戰等因素,AI相關企業的資本支出將會大幅縮減。然而,現實卻狠狠地打了這些悲觀預測一個響亮的耳光!谷歌、微軟、Meta、亞馬遜等科技巨頭,不僅沒有減少資本支出,反而大幅增加,投資力度之大,令人嘆為觀止!
公司 | 去年資本支出(億美元) | 今年資本支出(億美元) | 增長幅度 | 備註 |
---|---|---|---|---|
530 | 750 | +41.5% | 第一季度已超支,預計全年支出還會進一步提高 | |
Microsoft | 780 | 860 | +10.3% | 持續擴大在AI領域的投資 |
Meta | 370 | 680 | +83.8% | 即使廣告收入下滑,仍大力投資AI |
Amazon | 830 | 1060 | +27.7% | 積極佈局AI相關業務,提升營運效率 |
為什麼這些科技巨頭不約而同地大幅增加資本支出?答案其實很簡單:生成式AI!這項技術的突破,讓AI的應用不再侷限於單純的運算,而是能創作故事、音樂、圖片,甚至撰寫程式碼,大幅拓展了AI的應用場景,也對算力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直接導致資本支出水漲船高!
生成式AI、代理AI、實體AI:資本支出持續攀升的三大引擎
雖然生成式AI目前風頭正盛,但它僅僅是AI發展的冰山一角!放眼未來,代理AI(例如Google Assistant、各種智慧家電)和實體AI(機器人、自駕車、智慧醫療、智慧城市等等)將扮演更為關鍵的角色,對算力的需求將會呈指數級增長!這也正是黃仁勳等業界領袖在各種場合不斷強調的未來趨勢!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這些科技巨頭不惜血本,持續投入巨資發展AI技術,搶佔未來市場的制高點!
自駕車、機器人、智慧醫療:實體AI引爆的無限可能
自駕車的發展速度,遠遠超出許多人的預期!百度在中國的自動駕駛里程已累積高達700萬人次,Uber的自動駕駛里程也已達到數百萬人次。更令人驚訝的是,無人計程車服務已在中國多個城市上路,特斯拉更豪氣地宣稱,2029-2030年將推出100萬輛Robotaxi!這龐大的數據積累和強大的算力需求,正是AI晶片產業的巨大商機!
亞馬遜已經部署了75萬台機器人,用於倉儲物流和各類作業,而特斯拉的Optimus機器人價格也持續下降,預計未來將會大量應用於各個產業,進一步推動AI晶片的需求。在智慧醫療領域,馬斯克更放出豪言,他的R1機器人將挑戰傳統外科手術,其精準度和效率遠超人類外科醫生,這也將對AI晶片的算力提出極高的要求!
主權AI時代的來臨:沙烏地阿拉伯開啟新紀元
各國都意識到發展「主權AI」的重要性,這不僅關係到數據安全,更關係到國家的科技競爭力。沙烏地阿拉伯這項大手筆的AI投資計畫,預計將創造每年500億美元的市場規模,這不僅僅是一場科技競賽,更是一場國家之間的較量!這也將進一步推動全球AI晶片產業的快速發展。
台股展望:資本支出持續增長,誰能笑到最後?
雖然台股近期反彈至4506點,但成交量相對較低,未來仍可能出現震盪行情。然而,整體而言,資本支出持續增長的大趨勢,將為台股的長期發展提供強勁的支撐。關鍵在於,如何選對公司,才能在風雲變幻的市場中,把握住機會,實現財富的增長。
廣達(2382)與鴻海(2317):AI概念股的兩大重量級選手
廣達第一季財報表現亮眼,營收和獲利都超出市場預期,更重要的是,他們在AI伺服器領域「大小通吃」,從小型的8顆GPU伺服器到大型的GB200伺服器,都有涉足,這展現了他們強大的生產能力和市場佔有率。
鴻海方面,由於匯率波動的影響,營收預估相對保守,但AI伺服器營收仍有望突破兆元大關。值得注意的是,鴻海在AI伺服器領域的佈局,特別是GB系列伺服器,將成為他們未來營收增長的關鍵動力。
鴻海法說會深度解讀:匯率波動,暗藏玄機
雖然鴻海第一季財報亮眼,獲利創下同期新高,四大產品線出貨也超出市場預期,但股價卻沒有如預期般大漲,甚至還出現下跌,這其中原因值得深思。鴻海在法說會上特別強調匯率波動對營收的影響,新台幣升值每1元,就會影響鴻海營收約3%。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外資對鴻海的評級出現分歧,一家調升目標價,另一家卻調降目標價。
台經院觀點:美中科技戰與晶片關稅的長期影響
台經院分析師認為,美中科技戰與晶片關稅的發展,將持續影響半導體產業的需求與競爭格局,台灣雖然擁有高科技製造的領先優勢,但仍需密切關注國際局勢的變化,並積極調整策略,才能在全球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FAQ 常見問題
Q1:這波AI晶片熱潮的持續時間究竟有多久?
A1:短期內AI晶片熱潮將持續,但長期發展仍需持續觀察市場需求、技術創新以及地緣政治的變化。
Q2:除了廣達和鴻海,還有哪些台灣公司會在這波浪潮中受益?
A2:許多AI相關產業鏈的公司都將受益,例如:伺服器相關廠商(例如:緯創、技嘉)、散熱廠商(例如:雙鴻、奇鋐)、記憶體廠商(例如:南亞科、華邦電)、以及相關零組件廠商等等。
Q3:投資AI概念股需要留意哪些潛在風險?
A3:AI產業發展日新月異,技術更新迭代速度驚人,投資者需要謹慎評估個別公司的技術優勢、市場競爭力以及財務狀況,避免追高殺低,做好風險管理。
Q4:台幣升值對台股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A4:台幣升值會影響出口導向型企業的獲利,但同時也會降低進口成本。其影響程度取決於各公司的產品結構、國際市場競爭力和匯率避險能力。
Q5:川普政府的政策轉變對台灣半導體產業有何影響?
A5:川普政府的政策變化,特別是在美中貿易戰和晶片戰方面的動作,會對台灣半導體產業帶來一定的影響。台灣企業需要密切關注政策動向,並適時調整其營運策略和投資布局,以應對潛在的風險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