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帶大家深入探討一個科技圈最火熱、最吸睛的話題:AI 眼鏡!你沒聽錯,就是那個戴在眼睛上、看起來超炫的 AI 眼鏡!這次的 CES 展,簡直就像是一場 AI 眼鏡界的「奧運會」,各家廠商紛紛祭出看家本領,就是要在這塊潛力無窮的市場中搶得先機!你說,這是不是讓人感到熱血沸騰、興奮不已?
CES 展:AI 眼鏡群雄割據,誰能脫穎而出?
回顧這次的 CES 展,AI 眼鏡絕對是展場上最閃耀的明星!從 Meta 與雷朋跨界合作推出智慧眼鏡開始,AI 眼鏡就已經在科技圈掀起一股不小的浪潮。但這次的 CES 展,可不是 Meta 一家獨大的局面了!各大科技廠牌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爭相推出自家獨具特色的 AI 眼鏡產品,這場面簡直就是一場科技界的「百鏡大戰」,競爭之激烈可見一斑!像是中國的雷鳥創新和 TCL,就分別發表了結合 AI 拍攝功能的 V3 眼鏡,以及結合 AI 和 AR 技術的光波導眼鏡 X3 Pro,各個都磨刀霍霍,準備在這場戰役中大顯身手。
AI + AR:虛實整合才是未來趨勢?
過去我們看到的 AI 眼鏡,功能相對來說比較陽春,多半是一些基本的拍照功能、語音助理,或是簡單的直播應用。但這次 CES 展所呈現的 AI 眼鏡,已經進化到全新的層次!它們不僅具備 AI 功能,更加入了 AR(擴增實境)技術,可以將虛擬影像與現實世界完美融合,創造出更具沉浸感和互動性的體驗。這種虛實整合的應用,才是真正讓大家期待的未來趨勢!就像之前我們看到的 Orion 眼鏡,它可以將虛擬的物件投影到現實世界中,讓使用者可以與虛擬內容進行互動,這種革命性的技術,絕對是未來 AI 眼鏡發展的重要方向。
各大廠牌 AI 眼鏡大比拚,誰能技高一籌?
除了上述提到的雷鳥創新和 TCL,這次 CES 展還有許多廠商也推出了自家獨特的 AI 眼鏡產品。像是大朋 VR 就帶來了神秘的 AI 眼鏡新品,讓大家充滿好奇。而 KTC 則是推出搭載智譜大模型的 AI 互動眼鏡,讓 AI 眼鏡具備更強大的互動能力。更令人驚訝的是,連過去專注於電競周邊產品的雷神科技,也宣布進軍智慧眼鏡市場,一口氣發表三款採用不同技術原理的產品,可見 AI 眼鏡這塊市場有多麼的炙手可熱!
廠商 | 產品亮點 |
---|---|
雷鳥創新/TCL | AI 拍攝眼鏡 V3,結合 AI 與 AR 技術的光波導眼鏡 X3 Pro |
大朋 VR | 充滿神秘感的 AI 眼鏡新品 |
KTC | 搭載智譜大模型,具備強大 AI 互動功能的眼鏡 |
雷神科技 | 推出三款不同技術原理的智慧眼鏡,展現多元技術實力 |
Sony | 展示智慧眼鏡空間作畫功能,讓使用者能在虛實空間中自由創作 |
AI 眼鏡市場:錢景可期,你準備好上車了嗎?
根據市場分析師的預估,2030 年全球 AI 眼鏡的市場規模將達到驚人的 800 億美元,而且年複合成長率更高達 27%!這意味著,未來人們出門在外,身上可能不再是人手一支手機,而是人手一副 AI 眼鏡!這項科技的普及,不僅將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更可能讓元宇宙的概念再度復活,成為未來科技發展的重要引擎。
AI 眼鏡概念股:誰能搭上順風車,實現財富自由?
AI 眼鏡市場的潛力如此巨大,身為專業的投資分析師,Ninja 當然要來跟大家分析一下,哪些台股有機會搭上這波 AI 眼鏡熱潮的順風車,讓大家有機會實現財富自由!以下幾檔個股,絕對是值得你關注的焦點:
錼創科技-KY (6854):MicroLED 技術的領頭羊
首先,我們要來聊聊 MicroLED 技術的領頭羊 - 錼創科技-KY。這家公司不僅在全球 MicroLED 技術領域居於領先地位,更在去年第三季實現轉虧為盈,單季獲利高達 0.55 元,股價也從 60 元一路飆漲。今年開始,錼創科技-KY 的股票也開放讓一般投資人買賣,預期成交量將會大幅增加。由於 MicroLED 在 AI 眼鏡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其輕薄、高顯度的特性,更是 AI 眼鏡的最佳選擇。因此,錼創科技-KY 絕對是這波 AI 眼鏡熱潮中的大贏家,未來發展潛力不可限量!
富采 (3714):母以子貴,轉型有成
接下來,我們把目光轉向錼創科技-KY 的母公司 - 富采!富采不僅持有錼創科技-KY 15% 的股份,是第二大股東,更持有環宇-KY 22% 的股份,堪稱是「母以子貴」的最佳代表。富采本身也是 MicroLED 廠,近年來積極轉型,成功將業務拓展至車載、穿戴裝置等領域,並在去年第三季成功轉虧為盈。而且,富采的每股淨值高達 60.9 元,但現在股價卻僅有 45.8 元左右,簡直是被市場低估!股價在經過回測後,今天也帶量突破季線,後市表現絕對值得期待!
達邁 (3645):透明 PI 膜的隱形冠軍
接著,我們要來介紹一家看似低調,卻在 AI 眼鏡供應鏈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公司 - 達邁!達邁是透明 PI 膜的專業製造商,而透明 PI 膜正是 AI 眼鏡鏡片上的關鍵材料,可以應用在眼球追蹤系統上。達邁不僅成功打入 Meta AR 眼鏡的供應鏈,更持續擴增產能,以滿足市場不斷增長的需求。達邁的營收和獲利持續成長,股價也從低檔一路拉抬,今天更是一舉攻上漲停板,展現出強勁的成長動能!
澤米 (6742):光學鍍膜的技術翹楚
再來,我們要介紹的是光學鍍膜領域的技術翹楚 - 澤米。這家公司在光學鍍膜領域深耕多年,近年也積極切入矽光子和半導體領域,展現出多元發展的企圖心。澤米的股價從底部轉強,今天也帶量走高,很有機會挑戰 80 元的關卡。
玉晶光 (3406):AR/VR 鏡頭供應鏈的潛力股
最後,我們不能忘記一家在 AR/VR 鏡頭供應鏈中扮演關鍵角色的公司 - 玉晶光。玉晶光是 Sony、Meta 和蘋果等大廠的 AR/VR 鏡頭主要供應商,雖然目前一部分營收來自於手機市場,股價表現相對委屈,但隨著 AR/VR 市場起飛,玉晶光絕對是長期的受惠者。如果股價回測,可以耐心逢低佈局,等待未來爆發的機會。
AI 浪潮來襲:企業如何乘風破浪?
除了 AI 眼鏡之外,AI 浪潮也正在席捲全球,各行各業都在積極思考如何應用 AI 技術,提升營運效率和競爭力。台灣企業也不例外,根據工研院的調查,台灣企業最常應用的 AI 技術是生成式 AI 和協同式 AI。其中,金融業在視覺 AI 和預測 AI 的應用也相當廣泛,而零售業在生成式 AI 的應用方面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台灣發展 AI 的挑戰與機會:如何突破重圍?
雖然台灣具備發展 AI 的潛力,但目前仍然面臨一些挑戰,包括:
- 算力不足: 台灣在算力方面的排名已經大幅落後,需要加強算力基礎建設,才能滿足 AI 技術發展的需求。
- 人才短缺: AI 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台灣需要加強 AI 人才的培育,才能解決人才短缺的問題。
- 資料不足: 缺乏資料共享機制,以及多模態和多語系的資料,限制了 AI 技術的發展。
- 法規落後: AI 相關法規尚未完善,影響了 AI 技術在各個領域的落地應用。
不過,政府也開始積極推動 AI 發展,例如大南方新矽谷計畫,就計畫投入 360 億元增加算力,並預計培育 20 萬 AI 人才。此外,輝達和 AMD 也可能在南部設立據點,為台灣帶來龐大的 AI 商機。
企業如何導入 AI:從基礎建設到應用落地?
台灣的資訊服務商,例如精誠、伊雲谷、敦陽科、宏碁資訊、零壹等,都有代理微軟的 OpenAI,以及其他雲端廠商的 AI 產品。企業在導入 AI 時,應該先評估自身的需求和預算,選擇最適合自己的 AI 解決方案,才能真正發揮 AI 技術的效益。
台股觀盤重點:龍年神龍擺尾,你準備好了嗎?
最後,我們要來跟大家聊聊明天台股的觀盤重點。今天台股季線失而復得,多方信心大增,龍年的神龍擺尾行情值得期待!在選股方面,可以聚焦在 CES 題材,像是 AI 眼鏡、機器人、消費性顯卡等相關類股,都有機會成為市場追捧的焦點。
FAQ 常見問題
Q1:AI 眼鏡的未來發展趨勢?
A1:AI 眼鏡將結合 AR 功能,走向虛實整合,成為未來科技發展的重要趨勢,並可能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
Q2:除了 AI 眼鏡,還有哪些 AI 概念股值得關注?
A2:機器人、半導體設備等相關類股,都值得多加留意,這些類股都將在 AI 浪潮中扮演重要角色。
Q3:企業應該如何導入 AI?
A3:企業應該先評估自身需求和預算,選擇適合自己的 AI 解決方案,並逐步將 AI 技術應用到業務流程中。
Q4:台股未來走勢如何?
A4:台股多方信心大增,龍年的神龍擺尾行情值得期待,但投資人仍須謹慎操作,並做好風險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