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股民朋友們,今天的天氣是不是跟台股一樣,有點陰陰的啊?新台幣這小子,昨天還想裝一下乖,今天就直接破了九年新低,簡直像在玩雲霄飛車!兌美元都快要看到 33 字頭了,這可不是鬧著玩的。大家是不是跟我一樣,心裡頭都七上八下的?別怕別怕,今天就讓 Ninja 我來幫大家解惑,順便聊聊台股未來的走向,保證讓你聽得津津有味,還能學到幾招投資撇步!
台幣貶不停,外資真的要烙跑?
最近台幣貶值的速度,簡直像開了渦輪一樣,咻咻咻的往下衝。這可讓大家緊張了,畢竟台幣一貶,外資大哥們可能就會心生退意,開始拋售股票,這對台股來說,可不是什麼好消息。去年底,外資就因為台幣弱勢,幾乎呈現冬眠狀態,一點動靜都沒有。我們本來期待內資能跳出來撐盤,結果沒想到,外資投信竟然一起賣!這讓台股最近壓力山大啊!
不過,大家別太灰心,這次台幣貶值,其實是被其他國家帶壞的啦!就像班上同學都在比誰考得差,我們也只好跟著擺爛一樣。看看人家中國的人民幣,也是一路貶值,創下波段新低。如果川普真的對中國課重稅,那人民幣搞不好會貶到 8 字頭!到時候,我們台幣能獨善其身嗎?當然不可能啊!畢竟我們是競爭對手,人家貶值,我們報價就輸了,所以台幣跟著貶值也是很正常的。這叫做「亞幣競貶」,大家都在比慘,我們台幣也只好跟著湊熱鬧。
貨幣 | 貶值原因 | 對台股影響 |
---|---|---|
人民幣 | 中國經濟挑戰、美國可能課重稅 | 台灣報價競爭力下降,台幣跟貶 |
台幣 | 亞幣競貶、外資賣壓 | 外資可能持續拋售,台股承壓 |
東南亞貨幣 | 跟隨亞幣競貶 | 區域貨幣競貶,不利外資投資意願 |
外資還值得等嗎?不如問台股值不值得外資等!
既然台幣貶值是「被帶壞的」,那外資要回頭恐怕很難了。就算他們回來了,大家覺得他們會買什麼?看看最近外資買超的前幾名,幾乎都是高股息 ETF、金融股,不然就是一些基本回補的股票,根本看不出什麼方向。外資大哥們一天可以賣 200 億,然後只買 50 億,這樣算下來,還是賣多於買。所以說,台幣貶越多,外資賣越多,大型股就要小心了。像今天廣達大漲,但是外資卻繼續賣超鴻海,這叫鴻海要怎麼漲啦!
與其等外資回頭,不如問問自己,台股真的值得外資等嗎?現在的問題不只是台灣跟中國的問題,而是中國要被美國課關稅的問題。中國現在也要搞高科技產業,這會擠壓到東北亞的科技業,包括日本、韓國和台灣。韓國因為跟中國簽了自由貿易協定,結果被中國的科技業反超,現在慘兮兮的。台灣呢?我們的螺絲螺帽業、傳統產業也面臨困境,科技業也只剩下台積電能撐場面。如果把台積電拿掉,我們的經濟恐怕也沒比韓國好多少。
東北亞科技業的寒冬要來了?
中國從世界工廠轉型到高新產業,這會對東北亞的科技業帶來嚴峻的挑戰。韓國的汽車、手機、記憶體、面板等產業,都被中國超越了,這是一個不可逆的趨勢。台灣的傳統產業和科技業,也面臨相同的問題。我們的電子股,除了台積電之外,其他幾乎都被打趴了。就連一些比較簡單的 IC 設計、車用合金等產業,也都被中國大陸的廠商追上。所以,大家別再把台積電當擋箭牌了,它總有一天也要離開台灣的。
國家 | 面臨挑戰 | 產業影響 |
---|---|---|
韓國 | 中國科技業反超、簽訂 FTA 後產業受損 | 汽車、手機、記憶體、面板等產業競爭力下降 |
日本 | 電動車發展落後、燃油車市場受挑戰 | 汽車產業面臨轉型壓力 |
台灣 | 傳統產業、科技業面臨中國競爭、台積電可能外移 | 電子股除了台積電外表現疲弱,傳統產業生存困難 |
AI 伺服器出貨下滑,外資調降目標價?
最近,外資開始調降鴻海和廣達的目標價,原因就是 AI 伺服器出貨下滑。大家可能聽不懂什麼是 NVL 機櫃,簡單來說,就是輝達把他們的 GPU 和 CPU 組成一個機櫃,然後賣給雲端公司。但是,這些雲端公司覺得太貴了,而且他們想要自己組裝,不想買整套的。未來,輝達可能會推出開放式架構,讓大家自己搭,這樣一來,我們台灣組裝 AI 伺服器的優勢,可能就沒了。😭
而且,不只是硬體難搞,軟體也開始出現競爭了。最近博通和邁威爾的股價大漲,因為他們是做 ASIC 的,也就是客製化的晶片。輝達也開始做客製化晶片,這對台灣來說,又是一個警訊。所以說,形勢比人強,商機就是這樣,分的人越多,現有的競爭者就會受到影響。
未來科技太遙遠?還是短線資金的炒作?
既然現有的產業都面臨挑戰,那投資未來科技總可以了吧?但是,機器人、矽光子、BBU 這些東西,都還在實驗室階段,短期內很難看到實際的商機。所以,短線資金才會追逐這些未來科技,但是這些東西就像在作夢一樣,如果行情好,大家還很會作夢,但現在行情不好,打帶跑的狀況就越來越多了。你買這些股票,常常拉兩根就掉下來了,操作上要特別小心。
產業 | 現況 | 挑戰 |
---|---|---|
機器人 | 還在發展初期,商業化應用仍待觀察 | 技術成熟度、成本效益、市場接受度 |
矽光子 | 多處於實驗室階段,商業應用仍需時間 | 技術成熟度、成本效益、量產能力 |
BBU | 備援系統,市場需求逐漸增加,但競爭也激烈 | 成本、技術、供應鏈韌性 |
量子電腦 | 技術發展初期,商業化應用尚需時間 | 技術成熟度、成本、市場規模 |
元宇宙 | 概念重燃,但技術發展和普及仍待觀察 | 技術成熟度、應用場景、使用者體驗 |
台幣貶破 33,內資也撐不住?
總結來說,台幣如果貶破 33,外資賣超一定會加大。而且,內資也沒有那麼有實力了。以前外資賣 6000 億,內資可以買 7000 億,但現在因為房價下修,大家口袋沒那麼深,財富效應就逆轉了。如果連投信也加入賣超行列,那就代表內資真的彈盡援絕了。最近投信已經一個月沒買了,大家真的要小心。
高盛預言 2025 美國經濟強勁?台股有機會嗎?
雖然台股有很多問題,但是高盛預測 2025 年美國經濟會很好,美元和美股都會看漲。這對台股來說,有沒有一絲希望呢?
高盛預測,美國 GDP 會成長 2.4%,主要是因為 AI 和強勁的消費支出。美國經濟 70% 靠消費,他們老百姓很愛花錢,加上川普減稅,只會花更多。AI 方面,雖然現在都是 B2B 的應用,但是未來 B2C 的應用也會出現,像是 AI 手機和 AI 電腦。而且,美國勞動力市場也很強勁,失業率會回落到 4%,這都代表美國經濟會很好。如果美國股市漲,就會有財富效應,資金就會流入,這樣就會什麼都漲。相反的,資金流出的地方,就會什麼都跌,就像現在的中國一樣。
高盛 2025 年美國經濟十大預測 | 說明 | 對台股影響 (個人觀點) |
---|---|---|
GDP 將達 2.4% | 受惠 AI 和強勁消費支出 | 台股電子股有機會跟上 |
消費者支出將增加 2.3% | 消費者信心強勁、勞動力市場穩健 | 外銷導向的台股可能受益 |
失業率回落到 4% | 經濟穩健、勞動力市場供給放緩 | 減少升息壓力,有利股市 |
聯準會中性利率 3.25% | 利率將逐漸回歸正常水平,降息空間有限 | 升息預期若提前,可能壓抑台股 |
川普不解雇鮑爾 | 聯準會政策穩定 | 政策穩定有利市場 |
移民政策有重大改變 | 減少非法移民、吸引高技術人才 | 技術人才增加,有利經濟 |
關稅政策較為懲罰性 | 針對特定國家和產業實施懲罰性關稅 | 台廠可能受貿易戰波及 |
聯邦預算憂慮會持續升溫 | 財政赤字增加、債券殖利率可能走高 | 殖利率走高可能不利台股 |
美元持續看好 | 美元需求強勁,可能影響全球資金流動 | 新台幣貶值壓力仍存 |
美國股市持續看好 | 企業獲利增長、資金流入,可能帶動股市上漲 | 科技股、AI股可能受惠 |
川普再執政,美股會更瘋狂?
拜登政府發錢、打科技戰、訂法案,讓美國經濟穩住,也讓台灣受惠。如果換成川普執政,他會減稅、加關稅,把國外資金收進來,發給美國老百姓。他會更獨厚美國老百姓,美國股市有可能會更瘋狂。如果這樣,BATMMAAN 就會更好,而我們台股會不會跟著好,就要看個別公司了。
落難股大盤點!誰能浴火重生?
講完總體經濟,我們來看看個股吧!去年漲最多的中小型股,幾乎都是 AI 相關的,不然就是重電和設備股。跌最多的,則是跟中國沾上邊的、記憶體、消費電子、ABF 載板和原物料股。
類型 | 去年漲幅較大 | 去年跌幅較大 |
---|---|---|
中型 100 | AI 相關 (貿聯-KY、健策等)、重電 (華城、士電等)、設備 (致茂、漢唐等) | 記憶體 (南亞科、華邦電等)、消費電子 (威盛等)、ABF載板 (南電等)、中概股 (裕融、和潤等) |
富櫃 50 | 設備檢測 (均華、旺矽等)、散熱 (雙鴻) | 藥局通路 (大樹)、車電 (台半)、矽晶圓 (合晶、環球晶等)、消費電子 (譜瑞-KY、鈺太、穩懋等) |
今年,跟中國有競爭關係的產業,可能還會在谷底震盪,消費性電子則有機會谷底反彈,AI 仍然是市場主流,但是資金會找新的方向。跌深的股票,可以留意法人籌碼有沒有開始回補,產業有沒有復甦。漲多的股票,則要注意營收能不能維持高檔或再創高,籌碼有沒有穩定。
2024 中小型股趨勢大預測!
今年,消費性電子能不能復甦,要看中國第一季的景氣。矽晶圓則要看晶圓代工的產能利用率能不能拉高。AI 仍然是主軸,但是資金會找新的題材,像是邊緣運算、量子電腦,甚至是元宇宙,都有可能捲土重來。ABF 載板則要看消費性電子能不能復甦。設備和耗材,則要看台積電的建廠進度。
產業 | 2024 年趨勢預測 | 留意重點 |
---|---|---|
消費性電子 | 有機會復甦,看中國第一季景氣表現 | 中國景氣、換機潮 |
矽晶圓 | 面臨中國競爭壓力,看晶圓代工產能利用率能否拉高 | 晶圓代工產能利用率 |
AI | 仍然是主軸,但資金會找新題材 | 新題材、舊題材能否搭配出新應用 |
ABF 載板 | 看消費性電子能否復甦 | 消費性電子復甦、南電法說內容 |
設備和耗材 | 看台積電建廠進度 | 台積電建廠、營收狀況、籌碼變化 |
Ninja 精選潛力股!
最後,Ninja 我幫大家選了一些潛力股,大家可以留意一下:
- 設備和耗材: 萬潤、聖暉*、家登
- AI 散熱: 雙鴻
- 高階製程材料: 光洋科
- ABF 載板: 南電、欣興
- 矽智財: 智原
- 中概股: 和潤企業、裕融、中租-KY
這些股票,有的偏向價值投資,有的則是趨勢投資,大家可以依照自己的風險承受度去選擇。當然,投資有風險,大家還是要謹慎評估喔!
FAQ常見問題
Q1: 台幣貶值會持續多久?
A1: 台幣貶值主要受到亞幣競貶和外資賣壓影響,短期內可能難以扭轉,需持續關注國際經濟情勢和聯準會動向。
Q2: 外資還會回來嗎?
A2: 外資是否回頭取決於台股基本面和國際經濟情勢,建議觀察外資籌碼動向和產業復甦情況。
Q3: 內資真的沒救了嗎?
A3: 內資受到房價下修和資金移轉影響,可能彈盡援絕,需提防內資轉為賣超。
Q4: 2025 年台股會好嗎?
A4: 高盛預期美國經濟強勁,有機會帶動台股,但仍需關注台股基本面和國際情勢。
Q5: 落難股今年有機會翻身嗎?
A5: 落難股若符合法人回補、產業復甦等條件,有機會浴火重生,但仍需謹慎評估。
Q6: AI 股還能買嗎?
A6: AI 仍是市場主流,但資金會找新題材,建議關注新題材和舊題材能否搭配出新應用。
Q: 今年中小型股該怎麼選? A: 可留意消費性電子、矽晶圓、ABF 載板等有復甦機會的產業,並關注台積電供應鏈和設備耗材族群。4 pixels.